風險治理政策與組織運作
友達參酌國際風險管理準則建立管理架構,訂定《友達光電風險管理政策與程序》,作為公司風險治理與文化推動的最高指導原則,確保落實策略目標與風險控管。本公司之風險管理以董事會所設之「永續暨風險管理委員會」為最高治理與決策單位,並由下轄「永續暨風險執行委員會」評估風險管理的運作,核定定量的風險承受水準,並有效分配資源。「永續暨風險執行委員會」管理範疇涵蓋策略、財務、營運及危害等面向,並亦包含未來可能對公司營運造成衝擊之新興風險。透過執行委員會中風險管理部門負責監督和審核風險管理的有效性,並將風險管理活動和風險審核的結果至少每年向董事會報告一次。
風險管理架構

風險管理三道防線

治理層
本公司董事會為風險管理最高治理機構,監督風險管理並制定管理政策與程序,並檢視風險策略與公司經營策略一致性。風險管理執行成果將每年向董事會匯報。在董事會的指導和監督下,逐步建立企業的風險治理文化。
第三道防線
風險管理處負責公司內部風險稽核工作。風險稽核工作包括監督及審計,以確保風險管理措施的有效性,稽核結果定期向董事會及「永續暨風險管理委員會」報告。
第二道防線
「永續暨風險執行委員會」執行風險管理政策和程序,包含審查公司的風險辨識作業,處理與風險控制相關議題,管理範圍涵蓋策略、財務、營運和危害等各個方面,並透過風險胃納,以質化及量化各項指標來控管風險衝擊,包括未來可能對公司營運產生衝擊的新興風險,定期向董事會及「永續暨風險管理委員會」報告。
第一道防線
由各部門執行鑑別作業,並藉辨識、分析、評價等流程,量化評估本公司風險發生頻率、衝擊程度以控制程度。具高衝擊度 及控制不確定性之風險,將列入追蹤管理,並對潛在衝擊進行營運持續管理計畫(Business Continuity Plan, BCP)。
風險暴露管理機制
- 風險分析:收集、分析內外部風險相關報告及資訊,例如世界經濟論壇年度報告、全球趨勢研究以及企業營運目標、過去風險議題與事故經驗等,由各單位鑑別企業營運相關風險暴露,內容涵蓋策略、財務、營運和危害等範疇,依風險發生頻率、衝擊程度及控制程度,進行質化與量化評估。並於永續暨風險管理執行委員會定期檢視風險暴露與控制結果,達到風險管理有效運作之目的。
- 執行頻率:
- Q1 : 執行年度風險鑑別作業
- Q2 - Q4 : 每季檢視風險暴露有無變化,調整風險控制措施
風險管理與因應
依循 ISO 31000 風險管理準則與指引,從企業可持續營運之角度,審視公司可能面臨風險之應對,包括2024年度聚焦風險及新興風險,從市場、流動性金融風險或法規遵循、資訊安全、氣候環保、社會議題等衝擊。
管理方式
關注重點
- 強勢的保護主義與對立
- 綠色通膨所帶來營運挑戰
- AI驅動的自動化攻擊與數據安全風險
因應策略
- 對接公司雙軸轉型與策略,進行製造基地區域分散與投資布局
- 透過碳能源工作小組推動減碳措施,包含但不限於工廠節能運作、節能提案等,因應碳稅、碳費等政策帶來的營運挑戰
- 透過「資訊安全委員會」推動及落實資訊安全管理,保護公司智慧財產、客戶資料及提升員工資安意識,以應對不斷變化和進步的網路犯罪與資訊不安全的擴張。
關注重點
- 合併與收購
- 全球景氣變化及市場需求下降
- 氣候變遷帶來的多元影響等
因應策略
- 流動性風險係由公司之財務部門所監控,預測並監控確保合併公司之流動性
- 擴展電競、車用、醫療及工業用等高階產品,縝密的少量多樣的產品布局,強化獲利能⼒
- 推動氣候相關財務揭露運作,完備不同情境造成財務風險的準備